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距骨脱位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距骨脱位

  
疾病名称(英文) dislocation of talus
拚音 JUGUTUOWEI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关节疾病与损伤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距骨脱位,是指距下关节脱位或距骨全脱位。距下关节脱位,是指距骨与跟、舟骨的关系改变,而距骨仍停留于踝穴内;距骨全脱位是指距骨自踝穴内完全脱出。
中医释名 距骨古称"马鞍骨",与胫骨、跟骨、舟骨组成关节。距骨脱位,即距骨从胫距、跟距、距舟三个关节脱出,是踝关节少见的严重损伤,且多合并骨折
西医病因 多由足跖屈位强力内翻所致。
中医病因 造成脱位的暴力,多大且猛,多为足严重旋转或内外翻或旋转与内、外翻的联合机制而致伤。由于暴力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距骨脱位较距骨骨折少见。
发病机理 距骨与胫骨、跟骨、舟骨组成胫距、跟距及距舟关节。距骨体前宽后窄,距骨有6个关节面,几乎全部骨质为关节面覆盖。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从距骨颈前外侧进入的足背动脉关节支,从胫距关节和距跟骨间韧带所供血液有限,故脱位后易引起缺血性坏死。距骨无肌肉附着,脱位后一般不再移位。由于周围关节囊和坚强韧带牵拉,手法整复较困难,而且整复成功,再移位亦不容易。距下关节脱位,是指距骨与跟、舟骨的关系改变,而距骨仍停留于踝穴内;距骨全脱位是指距骨自踝穴内完全脱出。足在强力跖屈及内翻应力作用下即导致距跟韧带断裂,距骨即和其他跗骨分离,但其仍停留在踝穴内,当其他跗骨及足移向内侧时,即称为内侧脱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次为外侧脱位,系跖屈外翻应力所致。在距骨周围脱位的基础上,如果外力继续作用,踝关节除跖屈外又向内翻,其结果不仅有上述韧带损伤,而且还波及到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因而距骨不仅和其他跗骨分离而且还从踝穴中脱出,结果就发生了距骨全脱位。
中医病机
病理 ①距骨周围脱位(距下脱位):是距舟、距跟关节同时脱位,而胫距关节保持正常关系。依足部移位方向与距骨的相对关系,又分为内侧脱位与外侧脱位。②距骨全脱位:踝关节之前、内、外侧关节囊和韧带以及距跟韧带均断裂,距骨自踝穴内完全脱出,一般为前外侧脱位,常为开放性。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足踝部的外伤,应详细询问受伤时,患足的体位,外力作用的方式,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局部特有体征,诊断距骨脱位并非困难,但应与踝部骨折及跗骨骨折加以鉴别,X线片可确诊。
发病
病史 外伤史。
症状
体征 一、距下关节脱位:
1.踝部及足背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2.局部有瘀斑,足背外侧皮肤绷紧发亮。
3.足呈内翻、内旋畸形,并可有向内移位及足下垂弹性固定。
二、距骨全脱位:
1.踝部明显肿胀、剧痛、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2.局部有瘀斑,外踝前方可扪及距骨体,突出部皮肤紧张。
3.前足呈内旋、内翻畸形,踝穴空虚,并有弹性固定。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X线片提示: 1.距骨全脱位:距骨体在外踝前方,距骨头指向内侧,距骨沿其纵轴旋转,距骨不在踝穴内。 2.距下关节脱位: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距骨仍在踝穴内,距骨头指向外,距骨呈下垂位。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踝部骨折相鉴别。两者都有踝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之症状,但距骨脱位则疼痛更为剧烈,肿胀严重,常伴有足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距骨脱位常有踝穴空虚,足部畸形为内旋、内翻位,并呈弹性固定。而踝部骨折则皮下瘀血更为明显,并可触及骨擦音,X线片可以鉴别,同时也应与跗骨骨折鉴别。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①距骨周围脱位(距下脱位):预后良好,一般不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②距骨全脱位:应晚期承重,距骨缺血性坏死发生率高,预后较差。
并发症 距骨脱位后常易产生皮肤坏死,故在手法复位失败后应急诊手术切开复位。否则皮肤坏死,继发感染,造成不良后果。距骨骨折脱位后,距骨的血液供应受到破坏,容易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尤以距骨全脱位时发生率最高。X线检查可见距骨体密度增高,囊性变,距骨体塌陷、变形以至继发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有的学者(Harris和Bobachko,1960)认为距骨之密度增高并非缺血引起,而是新骨形成的表现。
西医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一)距下关节脱位:
1.手法复位:一助手托起小腿,术者一手握足跟,另一手握前足,先强跖屈,内翻位对抗牵引并加大跖屈,内翻畸形,然后将足外旋、外翻、背伸即可复位,复位后,可见畸形消失。
2.固定方法:短腿石膏靴固定于足稍外翻、背伸位90°固定8周。
(二)距骨全脱位:
1.手法复位:一助手用布带套住大腿,另一助手一手握足跟部,一手握前足,顺跖屈内翻位作对抗牵引。增大胫跟间隙。在将足强力内翻的同时,术者以两拇指用力向内,后推挤距骨后部,同时,将距骨沿其纵轴旋转即可复位。当足部肿胀较甚时,可在跟骨穿一骨圆针,上好牵引弓后作对抗牵引,其余方法同前。
2.固定方法:短腿石膏靴固定于足背伸90°中立位至少3个月。
二、手术疗法:
1.切开复位适应症为:①距骨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失败者。②距骨全脱位紧急手法复位失败,应立即采用手术切开复位。
2.并发症治疗:继发距骨缺血性坏死时,早期可用髌腱负荷石膏或支具行走,推迟距骨承重时间,避免加重距骨之塌陷及变形,直至新骨爬行替代完成为止。如己塌陷变形并已继发创伤性关节炎者,可行胫距跟融合术、胫距融合术(Blair手术),或四关节融合术。


中医治疗 一、手法复位:
复位一般取仰卧位,屈膝90°,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具体手法参‘西医治疗’栏。
二、固定方法:距下关节脱位,用短腿石膏靴固定于足稍外翻、背伸90°位8周;距骨全脱位,用短腿石膏靴固定于足背伸90°中立位最少3个月。直至X线照片检查未见距骨坏死。
三、练功活动:详见‘康复’栏。
四、药物治疗:内服药:早期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主。可选用活血舒肝汤加木瓜牛膝;中期舒筋活络为主,用加味益气丸;后期补肝肾、利关节,用健步虎潜骨丸。外用药:在去除外因定后,用苏木煎煎水熏洗以利关节。
五、其他疗法:手法复位失败者,往往因关节周围韧带卡住,而应采用切开复位。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复位固定后,抬高患肢,以利消肿,并应主动作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及练习肌肉收缩,以加速肿胀消退及促进肢端血循环。一个半月后可扶双拐不负重下地活动。在解除外固定前一定作X线检查,见无距骨坏死,才能解除外固定。除去外固定后应积极作背伸,外翻位功能锻炼,促进踝关节早日恢复功能。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