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低热70多天
    

中西汇通:低热70多天

低热70多天

张JZ,男性,40岁,威县城关镇管安陵人,2009-10-26初诊。
主因低热70天左右就诊。缘于70天前,自感鼻塞,流清涕,咽喉肿痛就诊于本村诊所,诊为:感冒。给予庆大霉素,安痛定,地塞米松肌注,每日两次。三天后症状无改善,遂给予菌必治4支,清开灵5支,地塞米松(剂量不详)一并静点。8天后,症状无改善,给予其他药物静点5天(药名药量不详)。仍感觉流清涕,嗓子痛,浑身酸痛,低热。(最高37.5度),遂到县医院就诊。门诊医生给予先舒(抗生素,头孢类药物)静点,每日两次。静点7天后。症状无改善。遂到县医院检查,白细胞29.0*10/L。其他无异常。嘱停用一切药物。但期间仍感浑身乏力,脊背酸痛,低热。9月16日,到县医院复查,血常规恢复正常,但是谷丙转氨酶增高,约130U/L。乙肝系列正常。患者思想压力增大,转赴邢台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查肝炎系列正常,血常规正常,谷丙转氨酶127,医生给于五脂片,甘草甜素片口服。8天后浑身酸痛感不减,低热。到邢台二院复查,查肝功能恢复正常,转就诊于中医,给予中药如下:地骨皮15g柴胡12g葛根12g升麻10g生地24g沙参12g荆芥10g防风10g桑叶10g山茱萸12g山药12g云苓10g丹皮10g三仙各10g。口服中药后自感胃部涨满,干呕。口服中药十余剂后停服,转找县医院王某医生就诊,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乙肝清热解毒胶囊口服十余天,无任何感觉。后又转诊广宗县,就诊一中医,给予中药口服,(药名、剂量不详)。口服中药后上吐下泻,下坠,不能进食。日前又就诊于威县县医院,门诊大夫说需住院治疗。患者很紧张,不知如何是好,经人介绍到我处就诊。
查体型中等,神可。表情紧张而憔悴。脉滑略数。尺肤潮湿。舌暗苔白厚略腻。处理如下:
藿香正气水10ml日2~3次
香砂养胃丸6克日2~3次
补中益气丸9克日2~3次
陈皮15茯苓10半夏8党参15川芎18香附8桂枝15苏叶15当归6白芍10熟地15五味子8生甘草4生30。常规水煎日一付或2日3付。

按:至此,患者共花费近3千元。
病越治越多,似乎也越来越重。
朋友们认为这是什么病呢?
为什么治成这样呢?
我的处理原则是什么呢?
可否保证患者在一周内症状基本消失呢?
这是今天(2009-10-26)的病人。
患者于2小时前离开。
欢迎讨论并追踪。


-------------------
一错再错.

楼主用药也很有问题.杂乱无章.没抓主证.


建中/理中才是正道.



-------------------
用药很多,白虎汤如何?

-------------------
上吐下泻,不能进食,当为胃中寒。下坠,是有湿邪。湿热者,当便血;寒湿者,当欲便不能。寒湿过甚者,亦可便血。若有便血,就容易确诊了,湿热便血必臭秽,寒湿便血必腥气。舌黯苔白厚略腻,亦主水气。然胃中寒湿,其脉当弦,此证脉滑,费解。虚实难明,当先以虚治。我会先处以理中加茯苓一剂,观其服药后的情况,再作进一步确诊。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