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病理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病理学授课教案:第五章 肿 瘤
    

病理学-授课教案:第五章 肿 瘤

病理学:授课教案 第五章 肿 瘤:病理学教研室教案 课程名称 病理学 年级 06 专业、层次 临床本科 授课教师 职称 副教授 课型(大、小) 大 学时 8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 肿 瘤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病理学(第七版). 北京:

病理学教研室教案

课程名称

病理学

年级

06

专业、层次

临床本科

授课教师

职称

副教授

课型(大、小)

学时

8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 肿 瘤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病理学(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肿瘤的概念、异型性、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对机体的影响、生长与扩散、命名原则,癌前病变、原位癌、非典型增生与上皮内瘤变的概念;

2、  熟悉肿瘤一般形态结构、癌与肉瘤的区别、肿瘤分级、环境致癌因素;

3、了解肿瘤浸润转移机制、肿瘤生长的动力学、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肿瘤免疫。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概 述  (10分钟)

1、  肿瘤的概念、一般形态结构、异型性;   (70分钟)

2、  生长与扩散、命名与分类; (80分钟)

3、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及对机体的影响; 癌前病变、原位癌、非典型增生与

上皮内瘤变 (80分钟)

4、肿瘤的病因学与发病学。 (75分钟)

小 结(5分钟)

以问题为牵引,辅以大量图片、图表和临床案例,运用“启发式”、“互动式”

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病变的认识。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重 点:

肿瘤的概念、异型性、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对机体的影响、生长与扩散、命名原则,癌前病变、原位癌、非典型增生与上皮内瘤变的概念

难 点:

肿瘤浸润转移机制、肿瘤生长的动力学、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肿瘤免疫。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0 6   年 8  月  10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第五章 肿瘤(tumor)

概 述

危害性    国内死亡人数200万/年

     临床死亡占第二位

 

发病率     绝对发病率

        相对发病率

进展与展望

一、肿瘤的概念

原因

机制

结果

新生物的特点

肿瘤性增殖与非肿瘤性增殖

 

肿瘤性增殖与非肿瘤性增殖的区别

 

 

肿瘤增生

非肿瘤增生

 

持续性

自限性

失分化性

分化成熟,一定程

度恢复原有结构

 影响

对机体有害无益

大多有利

二、 肿瘤的形态

(一)肉眼形态(与组织来源,生长方式,发生部位等有关)

1、数 目、大

2、形

3、颜

4、质

(二)肿瘤的组织形态实质与间质

  

1、肿瘤的实质:肿瘤细胞

  肿瘤实质决定肿瘤的一切性质

肿瘤的分化程度及与肿瘤良恶的关系

2、间质:含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无特性)

作用:

营 养 

支 架(支持)

及限制(包膜)

三、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atypia)

 概念: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形态学上的差异性

异型性、分化程度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

间变(anaplasia) 

分化(differentiation)

(一)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1、细胞的多形性

2、核的多形性

   (核大小、核浆比、形状  、染色等)

大、多、怪、裂、深

3、细胞浆的改变:与来源相关的瘤细胞产物

恶性黑色素瘤——黑色素

   脂肪瘤   —— 

   粘液腺癌 —— 

(二)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细胞的极向

排列方式

细胞层次

腺体大小形态

密度等发生紊乱和变化

四、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

1、良性瘤   来源组织+

有的可+形态特点及部位

如:甲状腺乳头状腺瘤

2、恶性瘤的命名   癌症(cancer)

1)癌(carcinoma)

    定义

    来源组织+

2)肉瘤(sarcoma)

    定义

     来源组织+肉瘤

3、其他命名

1)转移瘤

2)母细胞瘤

3)畸胎瘤

4)人名命名:尤文瘤(Ewing)、

    霍奇金(Hodgkin)淋巴瘤

5)以命名

癌与肉瘤的区别

 

肉瘤

组织来源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较常见、多见于40岁以后成人

较少见、多见于青少年

大体特点

硬、灰白、干燥

软、灰红、湿润、鱼肉状

组织学特征

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纤维组织增生

瘤细胞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网状纤维

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

有网状纤维

 

多经淋巴道转移

多经血道转移

(二)、分类(表5—1)P98

五、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生长的生物学

1、肿瘤生长的动力学(与肿瘤的生长速度密切相关)

倍增时间

 生长分数——与化疗相关

 生成与丢失的比例——生长速度的决定

2、肿瘤血管形成执业护士网瘤生长与扩散的前提

3、肿瘤的演进与异质性

   演进:突变细胞--癌肿(发展过程)

异质性:演进过程中瘤细胞株间性质变化

异质化:演进、异质性的充分表达

(二)肿瘤的生长方式与扩散

 

1、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  缓慢

恶性肿瘤  快

2、生长方式:三种

1、膨胀性生长 ——多为良性  包膜

2、浸润性生长 ——多为恶性

3、外生性生长 ——良、恶均可

 

复 发:

     广 义  

     狭 义

3、肿瘤的扩散

1)直接蔓延

   途径:局部组织间隙、血管和淋巴管。

   结果:破坏,瘤体长大。 

2)转 移

 概 念:

1)淋巴道转移

局部淋巴结 → 远处淋巴结

2)血道转移

瘤细胞 血管(V)→ 瘤栓 其他部位 转移瘤

 途 径:体循环、门脉系

常见转移器官——肺、肝最常见

特殊肿瘤的血道转移部位

肺癌——脑、骨、肾上腺

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

3) 种植性转移腹腔、胸腔、脑
Krukenberg瘤
种植性转移常伴血性积液

六、肿瘤的分级和分期恶性瘤

1、分级  三级划分

2、分期  病理结合临床

 国 际:TNM分期系统

     国 内:常分为早期,中晚期

分级、分期(grading  staging)

肿瘤的分级(grading )

  Ⅰ级:高分化,异型性小,   低度恶性

  Ⅱ级:中分化,异型性较大, 中度恶性

  Ⅲ级:低分化,异型性大,高度恶性

七、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一)良性瘤对机体影响取决于大小,部位

 1、局部压迫、阻塞及相应合并症

 2、良性内分泌腺肿瘤,相应激素过多的症状

(二)恶性瘤对机体的影响

   除具良性瘤之影响外,尚具有:

1、破坏正常组织

 2、出血,贫血

 3、感染

 4、疼痛

 5、恶病质

 6、恶性非内分泌腺肿瘤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副肿瘤综合征)

恶病质(cachexia)

是指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全身衰竭的状态。

异位内分泌肿瘤

一些非内分泌腺肿瘤能产生和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其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称为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APUD系统或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肿瘤可产生生物胺或多肽激素,如类癌、神经内分泌癌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肿瘤的产物或异常免疫反应等引起多系统病变及临床表现。

八、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主要依据:异型性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医学三基

组织分化

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

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

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核分裂像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

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

裂像

 

生长速度

缓慢

较快

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

常有包膜

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

界清楚,

故通常可推动

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

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

织分界不清楚,通常

不能推动;后者每伴有浸

润性生长

继发改变

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常发生出血、坏死、溃形

成等

转移

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手术切除等治疗后较多复发

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

阻塞。如发生在重要器官

也可引起严重后果

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

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

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

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交界性肿瘤 borderline tumor)

有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

九、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1、癌前病变

概 念:

(1)粘膜白斑:口腔、外阴

(2)宫颈糜烂

(3)纤维囊性乳腺病

(4)结肠、直肠腺瘤性息肉:多发者癌变率极高

(5)慢性萎缩性胃炎肪胃溃疡

(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7)皮肤慢性溃疡

2、非典型性增生与原位癌

dysplasia and carcinoma in situ )

1)非典型性增生

2)原位癌

概 念

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lial   neoplasia  I N )

轻度非典型性增生——上皮内瘤变I

中度非典型性增生——上皮内瘤变II

重度非典型性增生及原位癌——上皮内瘤变III

十、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癌基因与肿瘤抑制基因(抑癌基因)失平衡

1、  癌基因 

激活

原癌基因     癌基因

 

1)激活方式 

   发生结构改变(实质): 癌蛋白

   基因表达调节改变(过度表达):生长促进蛋白过量

2)重要的癌基因: rassismyc

3)致癌作用(基因产物):影响细胞生长因子或增

               加靶细胞受体     

2、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1)失活方式等位基因(2次)突变或缺失

2)重要的抑癌基因RbP53

3)抑癌作用:

  基因产物(转录调节因子)—抑制细胞的生长

十一、环境致瘤因素

1、化学致癌因素    直接或间接致癌

化学致癌物

原癌基因  癌基因

促癌物

癌基因   演进、异质化

正常细胞 癌细胞   癌肿

激发阶段    促进阶段

 

化学致癌因素 直接或间接致癌

1)多环芳烃  34-苯并芘 ——肺、胃癌

2)致癌的芳香胺类——膀胱癌

3)亚硝胺类 ——食管癌

4)真菌毒素 ——肝癌

2、物理致癌因素——各种射线

        ——造血系统肿瘤

3、病毒和细菌致癌

1)EB病毒(EBV)——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2)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BV)——宫颈癌

3)乙型肝炎病毒(HBV)——肝癌

4)幽门螺杆菌——胃淋巴瘤、胃癌

十二、遗传与肿瘤

 常染色体显性(autosomal.dominant)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autosomal.recssive)遗传

遗传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病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以常染色体显性的方式进行遗传。这些遗传性肿瘤多由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引起。

十三、肿瘤免疫
 
 肿瘤抗原-肿瘤免疫的前提

免疫监视-与癌症发病率相关

 抗肿瘤免疫-抗癌作用

1)肿瘤抗原

 肿瘤特异性抗原 (TSA)

肿瘤相关抗原  (TAA)

胚胎性抗原  AFP,   CEA

肿瘤分化抗原 PSA

意义:可用于诊断和免疫治疗

2)免疫监视 ——与肿瘤的发病率有关

3)抗肿瘤免疫 ——主要是细胞免疫

效应细胞   CTLNKMQ(MC)

    机 制:ADCC

十四、肿瘤的防治原则

 

  三早原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表

图片

图表

 

 

 

概述(5分钟)

肿瘤的概念、一般形态结构、异型性、;(75分钟)

 

阐明肿瘤与炎性包块或其它占位性病变的关系。

 

 

最本质区别是失分化性

 

 

 

 

 

 

 

 

强调肿瘤肉眼形态的观察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异型性与多形性之间的差异及在诊断肿瘤、区别其良恶中的作用。

 

 

 

 

 

 

 

 

 

 

 

 

 

 

 

掌握1、2命名。

 

 

 

 

 

 

 

 

命名与分类、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及对机体的影响;(80分钟)

 

 

 

 

组织来源的不同是癌和肉瘤最根本的区别。

 

 

 

 

 

 

 

 

 

 

 

 

 

 

 

生长与扩散

阐明良恶

生长快慢与肿瘤大小的辩证关系。

 

 

注意生长方式与肿瘤良恶的相对性。

 

 

 

 

 

只有恶性瘤会发生转移,但不是非转移不可。

 

 

 

 

 

 

 

肺、肝为血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

 

 

 

 

 

掌握分级和分期的临床意义。

 

 

 

 

 

 

 

 

 

 

 

 

 

 

 

 

 

 

 

 

 

 

 

 

 

 

 

 

 

 

 

 

 

区别的重要性与相对性。

 

异型性(分化程度)是良恶性肿瘤最根本的区别。

 

 

 

 

 

 

 

 

 

 

 

 

癌前病变、原位癌、非典型增生与上皮内瘤变,肿瘤的病因学与发病学。(75分钟)

 

 

 

癌前病变仅是癌变概率较高,并非一定会转变为癌,其次,癌变常要经历非典型增生阶段。

 

 

 

 

 

 

 

 

了解内容

 

 

 

 

 

 

 

 

 

 

 

 

 

 

 

 

 

 

 

 

环境致癌物与相应肿瘤的对应关系。

 

 

 

 

 

 

 

 

 

 

 

 

 

 

 

 

肿瘤相关抗原的临床意义。

 

 

 

 

 

肿瘤是一种克隆性增生的新生物,肿瘤性增生具有失分化、持续性的特点;异型性是肿瘤的一大特性,是区别其良恶的主要组织学依据;肿瘤分化程度愈低、异型性愈大,则肿瘤倾向于恶性或恶性度愈大;肿瘤的基本生长方式有三种,膨胀性生长是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性生长是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随着恶性肿瘤的演进,愈来愈容易浸润和转移;肿瘤有三种转移途径,其中种植性转移是体腔脏器特殊的转移途径;肿瘤本质上是基因病,是由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失平衡,导致局部细胞异常增生;癌前病变癌变概率较高,常要经历非典型增生阶段,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即为上皮内瘤变III 级;一些致癌物常有特殊的致癌谱。

 

 

1、  何为肿瘤?

2、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3、  分化程度、异型性与肿瘤良恶的关系?

4、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5、  癌和肉瘤的区别?

6、  何谓转移?肿瘤的转移途径?

7、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原位癌?

 

 

 

1、  复习:免疫应答、变态反应;

2、  风湿病的基本病变;

3、  风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

 

 

 

 

 

 

利用课堂互动、课间与学生交流,分析教学情况,便于改进教学。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